发布时间:2003-10-14 浏览:次
——浅谈民营企业发展与中国社会进步
不久前,美国高盛公司前总裁约翰·桑顿自愿放弃高达1120万美元的年薪,到清华大学当一名全职教授。什么动力促使他作出这样的决断呢?在今年清华大学EMBA开学典礼上,如约而至的桑顿向世人道出了他的初衷,他说:"在这个世纪,中国经济一定会超过美国。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的崛起,实在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。"然而,中国经济要在本世纪超过美国,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?我们再来看一组2002年的数据:美国人均GDP为3.63万美元,而中国人均GDP为4600美元(按实际购买力计算)。可见,目前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7.9倍。要缩短这样巨大的差距,我想,仅靠国有经济是远远不够的,民营企业同样肩负着巨大的责任。
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,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,经济成分多元化,使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而民营经济的发展,不仅解决了社会劳动就业,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税收,而且促进了市场繁荣,物质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,甚至可以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。众多的民营企业,一方面在发展自身的同时,一方面积极参与国企改革,参与西部大开发,参与光彩事业,扶贫事业,希望工程---他们致富思源,富而思进,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然而,近年来,人们在对民营企业以及所创造财富的看法上褒贬不一,尤其是一些诸如李海仓、刘恩谦等财富富豪被杀案件的接连发生、“仇富”心理的膨胀等,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。因此,有必要引起人们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财富的深层次思考。这也就是我今天为什么要大力呼吁、倡导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的主要原因。
综观我国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史,实际上也是一个财富创造、财富分配、财富享用的历史。人们对于为什么要创造财富应有一个共同的认识,对财富的作用和意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,从而激发起创造财富的巨大渴望,并推动着社会前进。我们都知道,一个国家的国力大小,一个民族的兴衰强弱,与财富价值分不开;一个人的价值也往往通过其所创造的财富价值多少来体现。
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,就应该以战略的眼光充分地发展民营经济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,要在21世纪头20年,集中精力,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。中央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,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即毫不动摇地鼓励、支持和引导个体、私营经济的发展。那么,要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小康社会,没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,是难以实现的。因此,必须大力发展经济,创造财富,丰富生活。而要大力发展经济,如上所述,民营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。我们应该因势利导,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,更好的环境,最重要的是给民营企业平等的市场竞争权。我们需要通过文化这个载体,传播发展民营企业的深远意义和推动社会快速进步的重要性,传播财富的本质、品质,还财富于本来面目,传播创造财富的重要性,必要性,使人们都负有一种财富责任,从而树立起健康的财富心态和财富观。只有这样,才能充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高速发展,真正如期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。
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,就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。虽然,财富在不同人的心里会有不同的解答,但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财富,关键是看你是否“取之有道”。中国有句老话: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按照现在的观点,就是要用正当的手段,在不违反法律、法规的前提下去创造财富,获取财富。我们应该大力倡导、弘扬正确的财富观,形成人人都主动、积极地去渴望财富,追求财富,创造财富的氛围,才会变压力为动力。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,要想国富民强,没有强大的财富力量是无法实现的。过去,财富的真正含义曾经被歪曲甚至被歧视,人们根本不敢冒富,怕沾染上“资本主义”的色彩而被打入另册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我们党已经十分明确地为财富正了名.在党的十六大上,已郑重提出,要“放手让一切劳动、知识、技术、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并发,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,以造福于人民”。“财富”一词,赫然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,这说明了我们党对财富的新主张,有利于财富良好文化心态的形成。
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,就必须充分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辨证关系。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,各地资源、知识、技术、信息、经济、人才等不可能均衡发展,自然、地理、交通条件也千差万别,要想大家一起致富是不现实的。邓小平指出,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然后先富带后富,最后共同致富。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,是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运用。因此,如何看待“先富”的人,处理好“先富”与“后富”的关系,就显得十分重要。由于传统财富心理的作用,我们常常遇到“均贫富”,“杀富济贫”的思想障碍,似乎一富就是“为富不仁”。从普遍意义上来看,一些人一方面都渴望财富,另一方面对已拥有财富的人又恨富、仇富。事实上,从古至今财富都不可能均衡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手中,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,就是财富的二八定律。这一定律实际上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,我们应该正确对待,不应该使之内心失衡,并上升为今日中国必须面对的社会心态问题。
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,就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财富秩序。首先是要正确引导渴望财富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。如果我们大家都抱着坐享其成,不思进取,等着救济的思想,不从大局、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市场,去看待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,那么只有“挨打”的份。这种教训,我国清末表现得最为突出。作为国家,只有国力强大,才有尊严可言;作为个人,只有富裕,才能挺起腰杆。而一个国家、民族的文明程度如何,关键也在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强弱。其次是要树立一种财富荣誉感。我们说要发展经济实际上就是要想方设法创造更多的财富,使国强,使民富,而绝对不是让大家越过越穷。有了这种荣誉感,也就有了激情,有了动力。第三是要建立起财富保护制度和法律。如果我们的法律、制度充分保障了财富拥有者的权利,或者说让财富拥有者充分感受到一种财富荣誉感;如果我们的法律、制度能引导我们如何去创造财富,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带领他人共同致富,那么其结果是利国利民。
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,就应使财富充分地承担起社会责任。我经常对公司的员工说:创造财富是一种社会责任,如何支配财富更是一种社会责任。近几年来,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在不断做大企业的基础上,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,参与西部大开发,参与光彩事业,其目的就是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。只有让财富(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)与社会责任充分结合起来,才能够使社会更加稳定、更加文明、更加健康、更加进步。
孔子云"富与贵,人之所欲也",财富是人人羡慕的理想和目标。我们面对的时代,正是一个需要全力创造财富的时代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,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,必然有多种文化思想的碰撞,我们需要从心态、理念、思维、判断、认识等等方面进行有效、实际的转换,需要我们全社会对财富有一个深刻的理解、认识,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。我们应该积极、主动地冲破迷雾,以更加开明、开放的心态,以发展的眼光,与时俱进,去迎接一个财富涌流的新时代,去推动社会文明的更大进步。
上一篇:
看浙江如何全民创业下一篇:
由经济全球化看“中国制造”on